投稿信箱sczxtg@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宿城视点>宿城改革>创新案例

全省农民增收典型案例推介之融合发展促增收(二)

来源: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3-07-14

2022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就业富民、创业富民、产业富民、改革富民。各地紧扣自身实际,扎实推进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实施,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实践路径,涌现了不少发展模式新、带动能力强、增收效果好的典型。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省农业农村厅遴选了60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农民增收典型案例,包括融合发展促增收、特色产业促增收、农村改革促增收、联农带农促增收、创业创新促增收等五种模式,近期将陆续宣传推介,供各地学习借鉴。

融合发展促增收

苏州市高新区浒墅关经开区

创新体制机制

激活富民密码

浒墅关经开区农村片区由九图村、青灯村、华盛社区和吴公村组成,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浒墅关现代农业园被认定为第七批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片区内的花野圩、庄里分别被命名为江苏省、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2022年,浒墅关的规划保留村集体经济股份分红总金额800多万元;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约900多万元,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一、创新增收体制

奏响党建引领最强音

2020年,浒墅关成立了乡村振兴党委,党委统一管辖4个规划保留行政村。按照五合十联的总体思路,创新机制体制,科学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通过组织合,强化区域统筹谋划,推动农村重点工作联商、难题联解;通过队伍合,实行片区人员统一管理调配,实现人才联引、人员联动;通过阵地合,实现行政村集中办公和党员群众集中服务;通过资源合,引入党校、高校、企业等共建资源,实现劣势联补、优势联创;通过项目合,整合资本实现产业联引、成果联享。

二、产业融合发展

共唱乡村振兴交响曲

抓好路网、水系、田块、村落四个提升,把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人文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村民致富增收。一是坚持以旅富农,打造现代化农业园区。围绕绿色、质量、品牌发展思路,将现代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民宿相互融合,建设集绿色生态种养、有机果品基地、乡村民宿体验、乡村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西塘河岸现代化农业园区,大力发展沉浸式农旅业态。二是坚持以文兴农,丰富乡村文化研学资源。依托三古一特及稻作、农耕等文化资源优势,引入文创企业,孵化创客空间,打造特色文化IP,通过草席手艺人探索创新传统织席技艺,传承与弘扬关席的席草文化。通过稻田插秧、作物收割、果蔬采摘等体验活动,持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三是坚持以研强农,构建一体化孵化新平台。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优质科研资源,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孵化平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以研强农。

IMG_258IMG_259

南京市高淳区漆桥街道双游村

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

助力富民增收新路径

双游村紧抓农村电商发展政策风口,入股标准厂房建设物业、双游电商公司和双游农创园,大力培育电商产业,被评为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南京市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3%左右。

一、聚力打造农民创业园

发挥特色产业集聚效应

村集体从农户手中流转1700多亩土地,打造农民创业园,因地制宜发展高品质设施化水稻产业、月季花观光农业,建成早园竹基地、蔬菜种植基地,逐步拓展水稻公园、农创园艺玻璃温室大棚等休闲业态,构建机械化种植、高效化养殖、休闲化观光于一体的复合型农业园区。常年为村民提供就近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农户从事蔬菜种植、农副产品初加工。建立南京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赵亚夫工作站等,在品牌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精准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二、瞄定市场需求

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

提升村级电商能级,打造融合电商中心、直播平台、农产品加工检测中心和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为一体的新业态发展模式,引进专业电商和科技公司深度合作。2022年,双游村完成净菜加工车间建设,净菜配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加速拓展,在实现本地落地配送基础上,与上海、杭州等大型电商企业持续深化合作。

三、把握农村综合改革契机

农户共享改革红利

漆桥街道作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探索电商+农业融合发展机制,试点推进新业态促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促农民增收+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管护经费保障工作机制,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双游蔬菜基地建设、诸家至敬老院道路拓宽等项目,稳步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整合各方面资源,将村集体资产按照折股量化标准,通过确权分股,推动社员成为股东,确保资产变股权、社员当股东。围绕事务分开、人员分开、账户分设、资产分管、核算分立要求,全面铺开村社分账改革。

IMG_264IMG_265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陈店村

探索农旅融合

建设富民增收示范乡村

陈店村利用低洼荡田的地势原貌及水八鲜蔬菜种植产业优势,打造荷花观赏生态旅游景区——水一方。以荷花节”“稻香节为平台,重点凸显文化、产业特色,多措并举提升景区+村庄环境综合面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一、党总支引领带动,发展高效农业

党总支牵头成立五荡荷园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陈店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900亩,统一规划管理,建成精品荷花基地、鱼水混养基地、鱼菜共生项目基地、荷田鸭混养基地、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水八鲜蔬菜种植基地、水玲珑文化创意基地、学校实践基地等。与省农科院、相关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凸显产业,将景观效应与农作物种植相结合;所产大米荣获南京优质大米、江苏好大米十大创优品牌

二、多方整合资源,拓展就业岗位

通过党总支+合作社+基地+公司联合经营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促进融合发展,提升农业附加值。陈店村水稻种植每年提供200多个工作岗位,增加农民收入200多万元。水一方荷花观赏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给村民带来收益1000万元。

三、鼓励自主经营,推动创业创新

送服务、培训、政策,发动村民将荷花观赏同果蔬采摘、休闲垂钓、农家乐、水产销售、后备箱经济等结合。建有自主经营农家乐、水八鲜批发及零售农场、农夫集市、果蔬采摘大棚基地、鱼虾养殖垂钓基地、鸡鸭鹅羊小规模养殖基地、水上小火车项目、露营基地、水上游船项目等。2022年启动鱼荷混养”“鱼菜共生等招商项目,由村委会提供土地资源,农民投入鱼苗及管理,带动农户增收。

IMG_27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