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sczxtg@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betway西汉姆精装版  > 政务公开 >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财政预决算报告

名称 关于宿城区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321302/2011-00064 分类 财政预决算报告   其他    其他
发布机构 宿城区政府 发文日期 2011-01-18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关于宿城区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宿迁市宿城区

人大次会议文件

关于宿城区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1年1月12日在宿城区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人民政府副区长、财政局局长   朱振方

各位代表:

我受宿城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宿城区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0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全区财政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指导下,广大财税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区委的决策部署和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决定,切实发挥财政职能,大力培植财源,狠抓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管理绩效,较好地完成了财政收支预算任务,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协调发展。

一、全区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全区完成财政收入331515万元,完成预算102%,同口径增长45.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9223万元,完成预算107.1%,同口径增长40.2%;基金收入46414万元,完成预算104.7%,增长119.3%;上划中央收入145878万元,完成预算96.8%,增长19.4%。

2010年,全区实现财政支出214829万元,完成预算99.4%,增长20.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68005万元,完成预算99.2%,增长6.7%;基金支出46824万元,完成预算100%,增长111.7%。

二、区本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区本级完成财政收入300075万元,完成预算101.7%,增长33.5%(街道及园区42514万元,完成预算103.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7335万元,完成预算106.7%,增长31.1%(街道及园区33782万元,完成预算104.6%);基金收入46414万元,完成预算104.7%,增长119.3%;上划中央收入136326万元,完成预算99%,增长19.4%(街道及园区8732万元,完成预算100.4%)。 

2010年,区本级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0790万元,完成预算99.2%,增长3.4%(街道及园区支出13353万元,完成预算100%,增长25.6%)。 

主要支出项目是: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532万元,完成预算100%,同比下降2.1%,其中:区本级安排12685万元,上级追加支出847万元(街道及园区支出2326万元,完成预算100%)。

(二)国防支出163万元,完成预算100%,增长3.5%,其中:区本级安排158万元,上级追加支出5万元。

(三)公共安全支出6247万元,完成预算96.8%,增长18.9%,其中:区本级安排4192万元,上级追加支出2055万元(街道及园区支出190万元,完成预算100%)。

(四)教育支出46313万元,完成预算100.1%,增长15.9%,其中:区本级安排39466万元,上级追加支出6847万元。

(五)科学技术支出3471万元,完成预算100%,增长3.2%,其中:区本级安排2600万元,上级追加支出871万元。

(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24万元,完成预算98.7%,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区本级安排257万元,上级追加支出267万元。

(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147万元,完成预算100.6%,增长62.1%,其中:区本级安排6239万元,上级追加支出7908万元(街道及园区支出194万元,完成预算100%)。

(八)医疗卫生支出6382万元,完成预算100.2%,增长2.9%,其中:区本级安排4874万元,上级追加支出1508万元(街道及园区支出24万元,完成预算100%)。

(九)环境保护支出2084万元,完成预算99.8%,同比下降23.4%,主要原因是上级追加支出较上年减支600万元,其中:区本级安排797万元,上级追加支出1287万元。

(十)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009万元,完成预算100%,同比下降14.2%,其中:区本级安排12911万元,上级追加支出98万元(街道及园区支出10543万元,完成预算100%)。

(十一)农林水事务支出28722万元,完成预算99.8%,增长8.7%,其中:区本级安排6678万元,上级追加支出22044万元(街道及园区支出42万元,完成预算100%)。 

(十二)交通运输支出1725万元,完成预算100%,增长32%,其中:区本级安排1313万元,上级追加支出412万元。

(十三)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586万元,完成预算99.8%,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区本级安排2605万元,上级追加支出981万元。

(十四)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6807万元,完成预算94.5%,增长20%,其中:区本级安排1250万元,上级追加支出5557万元。

(十五)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450万元,完成预算100%。

(十六)其他支出3628万元,完成预算100%,增长4.8%,其中:区本级安排3308万元,上级追加支出320万元(街道及园区支出34万元,完成预算100%)。

此外,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46824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基金支出13461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30150万元。 

以上是2010年全区及区本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待上下级财政结算业务办理后,还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2010年预算执行及财政主要工作:

1、强化收入征管,促进财政收入取得新突破2010年,区乡两级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年度财政收入预算任务,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强化收入征管,确保收入目标如期完成。一是认真排查财源,分析收入结构,科学合理地分解落实收入目标。二是强化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税源监控,积极做好耕地占用税、契税征收工作,确保重点税源应收尽收。三是强化税收征管体系建设,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形成征管部门和乡镇街道分工负责、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局面,强化税收源头管理。四是完善非税收入征缴制度,强化国有资产收益、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管理,为财政增收拓展源头。五是完善财政收入月报制,跟踪分析财政收入动态,及时解决征管问题,确保完成并超额完成预算收入任务。2010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实现33.15亿元和13.92亿元,双双创历史新高,分别比“十五”末增长5.74倍和6.02倍。

2落实财税扶持政策促进经济取得新发展2010年,区乡两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采取财政贴息、补贴、奖励等扶持措施,努力培植财源,着力支持经济发展。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区财政安排并向上争取科技扶持创新资金3277万元,支持箭鹿集团、宝宝国民生物、精科互感器、腾宇机械、金苏能源、恒州玻纤、特力新材料等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二是兑现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区财政安排并足额兑现德顺纺织、青岛啤酒宿迁公司等招商引资企业税收奖励资金2030万元。及时办理外贸企业出口退税4073万元。安排2004万元,用于润达担保公司、粮食物流公司扩充资本金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问题。三是加大循环经济投入,促进产业转型。区财政安排并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574万元,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及时为再生资源企业办理政策退税。四是加大商贸服务业扶持力度。安排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530万元,用于支持软件开发、现代物流、乡村旅游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五是加大园区投入,提升园区承载力。筹措挪借资金2.5亿元,进一步支持经济开发区、宿城新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恒力工业园、箭鹿工业园、纺织工业园、洋河酒厂工业园、光大环保静脉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为招商选资、大项目推进、工业突破做大做优载体。

3加大民生投入促进保障水平取得新提升一是继续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2010年,安排教育支出46313万元,同比增长25.4%,较全区预算支出平均增幅高出18.7个百分点。其中:安排9783万元,用于发放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安排5410万元,用于现代化教学设备添置及义务教育学校正常运转;安排9946万元,用于农村校舍安全工程、职教中心、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宿迁中学新校区建设等;安排专项资金1665万元,向全区7387名职中学生、1254名高中生、4287名家庭困难住宿生发放助学金和生活补助费。二是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高群众医疗和公共卫生保障水平。区财政安排并争取上级资金4098万元,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全区52万城乡参保对象受益;安排1255万元,用于城镇职工、离休老干部、伤残军人医疗保障以及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安排和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084万元,用于农村和社区公共卫生投入;安排专项资金317万元,启动农村孕产妇分娩补助及婚前“一站式”免费体检。三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区财政安排和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6591万元,保障了全区12300名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安排7544万元,确保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养老金足额发放;安排3581万元,全面推进农村养老保险新机制,全区7.2万60岁以上农村老人足额领取养老金,开创了社会保障事业新篇章;安排和争取上级补助4650万元,向27447名城乡低保对象、五保户和民政优抚对象发放生活补助;安排就业再就业补贴资金778万元,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安排839万元,用于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 

4、落实惠农政策,促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大力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切实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一是加大农村生活环境建设投入。区财政安排和争取上级补助资金4681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改厕、污水处理、清洁能源和乡镇客运站建设。二是支持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区财政安排5200万元,用于支持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及居住点规划,促进了全区56个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安排376万元,用于经济薄弱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三是加大农村文化事业投入。区财政安排和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43万元,免费送电影、送戏1656场,新增农村有线电视1万户,完成187个行政村居农家书屋全覆盖,建成乡镇文化站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四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区财政安排和争取补助资金6495万元,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公益农桥、河道疏浚、小型农田水利、防汛抗旱工程建设等,改造中低产田和开发黄河故道1.3万亩、疏浚县乡河道22条、新建改建农村桥梁70座;安排专项资金8400万元,实施船行灌区和运南灌区改造工程。五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区财政安排和争取上级补助资金4948万元,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和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安排171万元,用于扶持“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六是继续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区财政安排和争取上级补助资金975万元,为全区27万亩水稻、46万亩小麦和1万余头能繁母猪办理农业保险,提高了农业抗风险能力。七是继续加大农民培训投入。区财政安排和争取省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592万元,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创业致富技能。八是认真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全年“一折通”发放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水稻补贴和优质良种补贴4505万元;向部分农户发放救灾种子、救灾柴油、石油价格补贴175万元;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财政补贴政策,全年为39553件家用电器及9335辆汽车摩托车,发放补贴2582万元。继续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安排1230万元回收废旧家电44778台。

5、深化财政改革,促进依法理财取得新进步2010年,全面贯彻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四位一体”的科学化管理理念,稳步推进各项财政制度改革。一是在财政管理上求突破,全面推进财政管理创新。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以提高财政绩效为导向,积极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在规范扩面上求突破,继续推进政府采购改革。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简化政府采购程序,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效益。2010年,全区共实施政府采购7800万元,节约资金1248万元,节约率达16%。三是在支付方式上求突破,全力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预算单位基建项目、低保对象的生活补助、惠农补贴等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逐步提高财政直接支付的比例和范围,提高财政资金管理力度。四是在加强监管上求突破,积极推进财政监察改革。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管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实行日常化、制度化管理。积极配合纪检、审计部门开展“小金库”和“厉行节约”等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财务收支行为。

各位代表,总的来看,2010年是我区财政收支预算完成较好的一年,也是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一年,面对当前及今后政策性减收和诸多刚性增支因素影响,全区财政运行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受洋河酒业公司税收入库级次调整及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财政增收源头减少,再加之缺乏支柱型财源和财政贡献率高的新兴产业,财政增收难度加大。二是我区地方可用财力及享受的上级转移支付补助依然全市最低,全区公教人员增资及民生保障资金、城乡统筹发展等刚性支出进一步加大,财政面临的收支矛盾更加尖锐、资金缺口明显增加。三是财政管理上仍存在不精细、不到位问题,损失浪费现象依然存在,资金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

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1年,全区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区委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发挥财政职能,加强财源建设,支持经济发展;强化收入征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改革创新,深化财税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全区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预期目标,2011年全区及区本级财政预算草案如下:

一、全区财政收支预算安排

2011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初步确定为34500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8800万元,同口径增长13%;上划中央收入148450万元,基金收入5775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具体项目是:增值税25%部分12400万元;地方工商税收90400万元;耕地占用税和契税7700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及其他非税收入28300万元。

全区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两税返还和其他补助,减去上解省市支出,全区可支配财力为137553万元左右,安排一般预算支出135500万元。

二、区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安排

2011年,区本级安排财政收入预算295000万元(街道及园区5620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4900万元(街道及园区47500万元),上划中央收入132350万元(街道及园区8700万元),基金收入57750万元。

按区本级完成财政收入295000万元测算,一般预算可用财力为127864万元,安排支出127793万元(街道及园区13537万元)。主要支出项目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381万元 (街道及园区6712万元);国防支出 13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4763万元(街道及园区226万元);教育支出50434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657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6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08万元(街道及园区81万元;医疗卫生支出4881万元街道及园区7万元;节能环保支出385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10647万元(街道及园区6446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9402万元(街道2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607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19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00万元;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30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332万元(街道及园区42万元);粮食物资管理事务支出70万元;预备费3000万元;其他支出8000万元(增人增资经费)。
    为圆满完成2011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着力强化收入征管,提高财政保障实力。一是进一步加强收入计划组织落实,完善税收管理机制,坚持依法治税,实现收入征管科学化、精细化。二是加强税源跟踪分析,把握经济发展动态,密切关注税制改革对我区财政收入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化解政策性减收因素,确保税收收入增长30%以上。三是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企业和建安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力度,保持和增强重点税源的主体增收能力。四是加强税收稽查,坚决打击偷逃漏税行为,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五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确保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完成非税收入8.7亿元。

2、着力支持财源建设,增强财政增收源动力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做大财源蛋糕。一是着重培植工业财源。突出工业发展的核心地位,运用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扶持规模工业企业快速发展,提升工业经济总量和综合效益。区财政安排科技创新专项资金553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围绕纺织、酿酒、机械制造、木材加工等主导产业,大力支持引进高附加值、高税收、低污染、占地面积小、投资强度大的项目。促进骨干企业上市,实施“规模企业上台阶,微小企业进规模”工程。二是加强园区建设,做优招商引资平台。区财政安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4500万元,做优经济开发区及宿城新区招商载体,提升园区承载力。鼓励和引导各类资金投向恒力工业园、箭鹿工业园、纺织工业园、粮食物流园、洋河酒厂工业园、光大环保静脉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园区经济发展环境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认真研究国家、省市政策导向,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机遇,配合企业积极争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支持,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3、着力关注民民生,提高公共财政保障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农业、水利、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投入,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一是继续加大新农村投入。安排专项资金 2000万元,用于新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安排专项资金4000万元,支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安排专项资金2400万元,支持农田水利改造和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安排农业保险专项资金400万元,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农村生产生活资料补贴、水稻直补和良种补贴发放工作。二是继续增加教育投入。区财政安排教育经费50434万元,较上年增加10968万元,其中人员经费较上年增加5200万元。安排3302万元,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及助学金补助;安排5300万元,继续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及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安排树人学校建设经费5000万元。三是加大社会保障经费投入。安排专项资金1300万元,用于城乡低保对象和五保户生活补助;安排专项资金4280万元,加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投入,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四是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安排2326万元,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安排专项资金1230万元,用于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支持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五是继续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安排政法专项经费3705万元,进一步提高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水平,推进平安宿城、法治宿城、和谐宿城建设。六是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用于城乡污水管网、水环境治理及人居环境创建等工程,努力打造宜人生态新宿城。

4、着力深化财政改革,增强财政工作执行力。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优先保障民生投入,大力压缩行政性运行支出。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强执行监管,提高预算执行效率,让财政资金运行过程更趋公开和透明,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四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对预算编制、财政收入征管、财政资金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围绕预算分配、资金拨付、行政审批等关键环节和岗位强化内部监管,重点抓好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城市建设、产业扶持等专项资金的检查。五是持之以恒抓好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履行为民理财职责,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依法行政、科学理财、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能力。

各位代表,2011年是我区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决心在区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依法理财,为完成财政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宿城区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中部分名词注释

1.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我国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利息收入、转移性收入六大类。地方财政收入项目主要是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按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和入库级次划分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基金收入和上划中央收入。 

2010年7月,市政府第870号市长批示 “将洋河酒业销售公司税收入库级次由宿城区金库调整为市级金库”,8-12月份该公司缴入市库税收31485万元。因此我区2010年完成财政收入363000万元(区库收入331515万元+洋河酒业入市库收入31485万元),同比增长45.2%。

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是根据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直接缴入地方财政金库的收入,是地方财政可用财力的主体。主要包括:增值税25%部分、企业所得税40%部分、个人所得税40%部分、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资源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罚没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收入等其他非税收入。

2010年8-12月,洋河酒业销售公司入市库一般预算收入10205万元,因此我区2010年完成财政收入149428万元(区库一般预算收入139223万元+洋河酒业入市库一般预算收入10205万元),同比增长40.2%。

  3.上划中央收入:是根据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中央与地方的共享收入,并直接上划中央金库的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75%部分、企业所得税60%部分、个人所得税60%部分。

4.地方可用财力:是指可以用于安排地方财政支出的财力。其口径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划中央"两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激励性转移支付补助-原体制上解-2001年财政体制调整上解-按2001年调整后财政体制省集中部分-出口退税专项上解-2008年体制调整体制上解-洋河集团财力上解。

5.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采取竞争、择优、公开的形式使用财政性资金,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法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制度是采购政策、采购方式、采购程序和组织形式等一系列政府采购管理规范的总称。

相关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