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sczxtg@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betway西汉姆精装版  > 政务公开 >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财政预决算报告

名称 关于宿城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01432011X/2021-00009 分类 财政预决算报告   null    报告
发布机构 宿城区财政局 发文日期 2021-02-03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关于宿城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宿城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2020年,全区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区人大各项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力稳定财政收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发展工作,为全面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财政保障。全区及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全区情况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5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税收收入18.47亿元,增长12.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当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级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收入、省转贷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收入、上年结转收入、调入资金等,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67.75亿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6亿元,增长23.3%。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解上级支出、结转下年支出及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等,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为68.52亿元。

收支相抵,缺口0.77亿元,通过争取上级困难补助及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渠道弥补,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2.区本级情况

区本级(含区直、街道、宿城经济开发区及宿城新区,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3亿元,同比增长4.3%。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级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收入、省转贷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收入、下级上解收入、上年结转收入、调入资金等,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0.68亿元。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65亿元,增长21.3%。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解上级支出、对下级转移支付支出、结转下年支出及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等,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70.42亿元。

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基本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全区情况

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31.1亿元,增长80.3%,增长主要原因是2020年挂牌交易土地较多,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增加。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收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及抗疫特别国债转移支付收入等,政府性基金收入总来源56.49亿元。

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40.31亿元,增长1.1倍。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加上解上级支出、调出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等,总支出56.49亿元。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2.区本级情况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1.1亿元,加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收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及抗疫特别国债转移支付收入等,政府性基金收入总来源56.49亿元与全区数据口径一致。

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28.01亿元,加上解上级支出、调出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支出、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等,总支出56.49亿元。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除地方专项债务转贷下级外,均纳入区财政统筹管理,不区分全区和区本级两个层级。(下同)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56.5万元,增长1691%,主要原因是201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基数较小。加上上级补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1064.5万元。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64.5万元,增长1027%加上调出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1064.5万元。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全区和区本级两级预算情况相同。(下同)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1.98亿元,下降23.9%。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2.35亿元,下降7.7%。全区当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缺口0.37亿元,动用以前年度结余弥补。

在区财政与市财政、乡镇财政办理正式结算后,上述四本预算执行情况还会有一些变动,届时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五)全区地方政府债务(券)限额使用情况

2020年省政府下达我区债券27.84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2亿元、新增专项债券22.3亿元、再融资一般债券2.26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1.28亿元。按照债券资金专款专用原则,依据经上级审核确认的政府债券使用项目,新增一般债券2亿元用于重点交通工程和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南校区等5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新增专项债券8.5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龙河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清水河生态治理等项目;转贷宿城经济开发区1.5亿元,用于光电产业园建设;转贷运河宿迁港产业园12.3亿元,用于恒力(宿迁)产业园、晟港科创园、运河宿迁港水生态处理等项目建设;再融资债券3.54亿元用于置换2020年到期债券。2020年底,政府债务(券)余额68.4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4.5亿元、专项债券33.96亿元。

(六)落实区人大有关决议和2020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2020年,全区财政部门严格贯彻执行《预算法》及《实施条例》有关要求,认真落实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以及相关审查意见,切实履行财政职能,全面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多措并举实现财政收支目标。同时,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指导,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积极听取和吸纳代表提出的宝贵意见,进一步改进财政工作,推动财政法治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

1.坚持综合施策,着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强化财政收入稳定持续。紧盯全年目标,密切关注疫情带来的减收影响,加强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及纳税形势分析研判。坚持依法组织收入,加强基础税源精细化征管,全面排查盯紧房地产建安等重点税源项目,及时跟进土地出让收入和非税收入收缴进程,加快入库进度,促进财政收入均衡稳定增长。二是全力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抗疫支出及时优先保障原则,调度资金0.41亿元保障采购储备疫情防控物资、隔离点建设等一线抗疫应急支出,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社会秩序恢复。三是积极践行过紧日子要求。区政府研究出台过紧日子七项措施,强化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的制度约束,杜绝投资新建楼堂馆所,按照一般性支出压减5%目标要求,持续压减三公经费及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四是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统筹力度。持续开展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全年共盘活存量资金3.6亿元,按规定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2020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及争取上级资金规模创历史新高,财政总支出首次突破95亿元,比上年增加32亿元,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各项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2.坚持发展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措施加力提效。一是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显现。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严格涉企收费清单管理,督促银行机构落实收费减免政策,全年累计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2.1亿元,让市场主体真正享受到惠企政策红利。二是强化向上策应争取。紧紧抓住疫情期间国家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有力时机,加大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汇报力度,全力争取上级政策、项目及资金支持。争取特别国债和中央特殊转移支付等直达资金2.62亿元,根据政策规定分配用于疫情防控、落实宿城惠企15、教育扶贫助学、西楚农贸市场建设、老旧小区消防安全改造、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建设等经费保障。全年争取省代发行政府债券资金27.84亿元,切实发挥债券资金稳投资、扩内需、调结构、补短板等政策效应。三是着力推动项目载体建设。通过争取专项债券、区级财政调度等多渠道筹措资金17.64亿元,保障恒力(宿迁)产业园、光电产业园、晟港科创园等重大产业园区顺利推进,不断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四是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统筹安排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资金1.65亿元精准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和实施产业培育工程。发挥金融政策效应,产业投资基金当年实际投资2.16亿元,引导银行机构向483户企业提供41.79亿元贷款,贷款年化平均利率4.77%。转贷基金、宿微贷等政策性产品为186家企业提供贷款1.77亿元。积极推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当年贷款15.15亿元。创新设立总规模5000万元的宿园保资金池业务,精准破解企业流动资金难题。

3.坚持民生优先,稳步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全年安排民生相关支出46.9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4%,同比增长27.1%一是全面保障民生政策落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社会救助资金8354万元;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发放教育扶贫助学金240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2533人次;保障孤儿和困境儿童生活支出360万元;保障退役士兵补缴养老保险、发放企业军转干生活补助、义务兵优待金等支出2871万元;保障重度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等资金3539万元;落实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缺口补助、建档立卡低收入群体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兜底3.87亿元。二是大力支持就业优先工程。坚决落实应对疫情企业社保费减免和惠企招工宿六条政策,全年减免社保费用2.8亿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458万元,保障创业补贴以及疫情期间就业创业政策兑现支出4184万元。三是全力支持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筹集资金18.12亿元保障教育卫生事业投入。安排0.85亿元支持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药物补助政策实施,争取政府债券和财政预算安排5.16亿元保障太湖路小学、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南校区等多所校园和龙河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着力补齐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资源短板。

4.坚持底线思维,全面落实打赢三大攻坚战任务。一是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安排精准脱贫资金2.3亿元,全面落实财政兜底扶贫政策,为全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提供有力保障。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 统筹安排各类涉农、支农资金3.78亿元,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三农重大投资项目建设。通过一折通发放各类惠民惠农资金1.5亿元,惠及全区139个行政村(居)9万余户种地农民。安排农房改善资金4.82亿元,推动农村人居条件持续提升。二是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大生态环保资金投入,落实市(县)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筹集资金2.6亿元,支持古黄河、古山河、清水河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统筹安排4075万元用于保障水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空气监测站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支出。三是切实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组织召开全区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及管理工作会议,健全管控机制,夯实主体责任,推动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建立债务化解和债券资金使用月报制度,超额完成当年隐性债务化解任务,政府性债务率低于120%风险警戒线,处于绿色安全等级。

5.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发展。一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调整完善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建立超收激励机制,激发街道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积极主动性。二是积极落实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改革要求。配合人大完成财政业务系统与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全面对接,实现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实时查询和全过程监督,保障人大监督的实时性、精准性和全面性。三是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定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方案,按照覆盖所有财政资金和实施主体要求,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预算编制、绩效目标、运行监控、绩效自评和指标库建设等主要管理环节网络化、信息化。四是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按照中央直达资金精准快速高效使用管理原则,完善专项资金拨付管理方式,加强资金使用全流程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精准高效用于疫情防控和惠企利民领域。加强债券资金规范使用管理,督促各实施主体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切实发挥财政政策资金效益。五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健全完善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入上缴等制度体系,加强国有资产日常监管。认真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报告制度,向区人大常委会全面报告全区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等管理情况,专项报告2019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公开透明,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治理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这得益于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得益于各单位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财政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财政收入低速增长;三保等刚性增支因素较多,财政平衡压力日益加大;部门项目支出进度缓慢,资金绩效未能有效发挥。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坚持靶向施策,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1年预算草案

2021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增强财政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推动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全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秉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预算理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切实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集中财力保基本、保重点,促进全区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一般公共预算

1.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

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22.2亿元,比2020年预算执行数(下同)增长7%。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级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收入、省转贷地方政府再融资一般债券收入、上年结转收入及调入资金等,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0.43亿元。

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92亿元,增长9.6%。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解上级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等,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73.83亿元。

收支相抵,当年收支缺口3.4亿元,通过争取上级困难补助及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渠道弥补,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2.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

2021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8亿元,增长14.8%。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级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收入、下级上解收入、省转贷地方政府再融资一般债券收入、上年结转收入及调入资金等,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4.25亿元。

2021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03亿元(其中当年区级财力安排支出43.93亿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支出15亿元、上年结转支出0.1亿元),加上解上级支出、对下级转移支付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等,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77.53亿元。

收支相抵,当年收支缺口3.28亿元,通过争取上级困难补助及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渠道弥补,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当年区级财力安排区本级支出43.93亿元,主要包括:

1)公共安全支出1.84亿元。主要用于智慧管控平台服务、派出所业务用房建设等。

2)教育支出9.64亿元。主要用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困难学生扶贫助学补助、教育教学装备购置、南师附中宿迁分校黄海路校区等学校建设和改薄工程等。

3)科学技术支出1.43亿元。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和支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4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品牌文化活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等。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8亿元。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财政补贴、职业年金单位缴费缺口补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优抚人员补贴、特殊群体生活救助等各类基本民生保障支出。

6)卫生健康支出3.54亿元。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地方配套、基本公共卫生、实施基本药物补贴制度、疫情防控、乡村医生待遇补助等。

7)城乡社区支出4.68亿元。主要用于市政道路及绿化工程维护、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

8)农林水支出2.98亿元。主要用于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保障行政村居运行、支持重大民生水利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特色农业发展、补贴农村公交运行、巩固脱贫攻坚等。

9)住房保障支出3.91亿元。主要用于实施棚户区征收、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等。

10)债务还本及付息支出1.55亿元(含区级财力安排的线下债券还本支出0.44亿元)。主要用于支付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利息、偿还2021年到期债券本金。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1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31.91亿元,增长2.6%。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省转贷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收入、上年结转收入等,收入总计32.59亿元。

2021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16.95亿元,加上年结转支出、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调出资金等,支出总计32.59亿元。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1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36.5万元。

2021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636.5万元。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8万元,加上调出资金1588.5万元,支出总计1636.5万元。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1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74亿元,下降43.7 %。主要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调整实行市级统筹。

2021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45亿元,下降55.9%。收支相抵,本年结余1.29亿元。

三、完成2021年预算的主要措施

(一)聚焦稳中求进,增强财政统筹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财政收入组织。围绕扩增量、提质量目标要求,推进财源精细化管理改革。牢牢抓住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扩大投资政策带来的增量税源,充分挖掘增收潜力。紧盯建安房地产、工商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确保应收尽收。深入实施税收协同共治长效管理,推进组织收入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完善信息共享应用机制,提升组织收入信息化效能。二是精准对接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密切关注市区财政管理体制、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动向,积极争取体制政策向本地区倾斜。超前谋划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省市财政增加我区新增政府债券资金额度,优先保障在建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缓解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压力。三是财政支出有保有压。硬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格控制新增支出,除上级及本级党委政府确定重大事项以及应急救灾支出外,原则上不予追加预算。落实落细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持续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做好工资运转、基本民生和重大发展项目资金保障。

(二)紧扣工业突破,着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突出财政政策优化调整。以更有效发挥财政政策引领带动作用为目标,调整完善财政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政策。更加注重保发展战略,优化财政资金投向,精准支持绿色建材、纺织服装、激光光电等“3+4”主导产业加快集聚发展,扶持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医药等先导产业加快壮大规模。二是完善重大项目投入机制。充分运用金融理念、市场化手段,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聚集更多财政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推动恒力(宿迁)产业园等园区平台载体建设,支持重大工业项目落地投产见效,加快完善升级产业链和供应链,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引擎。三是深化减税降费政策效应。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做到应退尽退,应减尽减,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三)突出民生改善,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

一是守住社会保障底线。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着力保障城乡低保、五保、孤儿供养、城乡居民医保、退休人员养老等政策标准提高;保障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扩面;落实退役士兵优待金、优抚经费、企业军转干部补助政策,切实保障和维护军人及家庭权益。二是大力实施就业优先和积极就业政策。密切关注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全面落实援企稳岗各项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三是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认真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区级财政安排12.66亿元,支持南师附中宿迁分校黄海路校区、八一路小学、屠园实验学校初中部等校园建设和教育信息化投入,落实生均公用经费等教育经费保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大力推动龙河人民医院等公共医疗卫生资源投入运营。五是坚决支持打赢攻坚战。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扶贫产业发展,支持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等项目加快推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洪泽湖和西南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城乡雨污水处理提质工程等生态环境保卫战,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

(四)深化改革创新,提升现代财政治理能力

一是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按照省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改革部署,深入推进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建设,调整完善现行国库执行系统,加强系统各板块数据衔接,优化动态监控预警流程,提高系统整体运行质量,切实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二是深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树立鲜明的绩效导向,努力构建凡预算必绩效,无绩效就调整的预算执行机制,推动绩效目标与预算申报、审核、批复、公开四个同步,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政策调整、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交叉重复、低效无效的政策和项目进行调整、压缩或取消,持续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三是稳步推进财政重点改革。改革完善园区财政管理体制,增强财政资源管理自主性和灵活性,进一步释放园区发展潜力和活力。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2021年中央将进一步扩大直达资金管理范围,基本实现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全覆盖。区财政将全面落实直达资金精准快速直达使用管理要求,健全专项资金管理机制,确保每笔资金专款专用、程序严谨、流向合规、使用高效。四是继续打好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攻坚战。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按期完成2021年政府债务化解目标,确保政府性债务率低于120%风险警戒线。建立健全债券资金使用管理机制,确保债券资金专款专用,尽快发挥资金效益。完善债务风险监测机制,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违规隐性债务风险底线。

各位代表,2021年全区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财政部门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宿城十四五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发挥更加积极财政作用

相关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