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附中宿迁分校黄海路校区
教学教研管理制度
一、组织和管理好学校的教学工作,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努力进步教学质量。学年初及时编印好课程表、上课时间表、录分表、考勤表、评价表等各种表格,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展。
二、组织、领导各学科组长,指导各科组制订学年或学期工作方案,开展教研活动并定期检查落实,组织老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法,不断改良教学方法,培养教学骨干,总结交流教研活动经历,不断探究教育教学规律。
三、严格按照江苏省教育厅文件要求设置开足开齐课程,向课堂要效率,进步教学质量。
四、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大检查、抽查力度,让教学落到实处。
1、备课 根据学生的身心开展规律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内容的根底上,充分挖掘教材资和校本资进展备课。重点抓好集体备课,确保一周两次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方案和定主讲人,做好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和集体教案的编写,活动完毕后将材料及时上交到教诲处。老师不得迟到早退更不得无故缺席。
2、上课 老师上课要精心组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引导,夯实根底,积极培养、进步学生的学习才能。突出对尖子生的培养,同时也要关注后30%的学生,不要放弃所谓的学困生。
3、听课、评课 鼓励老师互相学习,互相听课,并严格执行一听一报制度。坚持执行每学年上好一节公开课,每个老师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20节,学科组长负责每一节公开课的视频拍摄任务,视频、图片等资料将作为职称申报的重要凭证。党组成员对本科组、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4、作业布置与修改 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讲究实效。作业分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内作业指课堂教学目的完成情况的检测;课外作业即拓展性作业,可以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进展布置。各科每周作业量如下:语文5次;数学5次;英语6次;政治2次;物理3次;化学3次;历史2次;地理2次;生物2次;美术1次;信息1次。测试次数如下:初一各科每期不少于2次;初二各科每期不少于2次;初三各科每期不少于3次;美术、音乐、体育、电脑等科目科任自行或按学校要求掌握(没统考任务的).
5、考试 定期进展阶段性检测,认真分析,及时总结经历,及时查漏补缺。每学年根据教局定的考试时间组织好期中和期末考试。每次考试,老师都应做好成绩登记并及时召开年级组及学科组的分析会议,全面做好总结。
6、检查与落实 加大教学“六认真”的检查力度。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修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每学期对老师教学“六认真”的定时检查及随时抽查不少于2次,每次检查、抽查,认真做好记录。对老师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工作中要不断深化课堂关注老师在课堂上的详细实效:根底知识落实是否到位、重难点有无把握准确、重难点的讲析有无打破、课堂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学生能否真正掌握、作业布置是否做到结合考点等等。
五、调动教研组、年级组的作用,积极开展教研、科研工作,促进老师专业化开展。
1、健全教研组工作制度 进一步明确各学科组的活动要求和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完善各项教研组工作制度,如业务学习制度、公开课活动制度、老师互相听课评课制度等。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考核评价,逐步出台优秀科组的评比方案,学年末评选校级优秀科组。
2、鼓励全体老师上公开课,开展“磨课”,使教研活动真正产生实效。同时开展名师、骨干老师,高级老师的示范课、促进教学程度的整体进步和学校后续力量的培养。
六、“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种类型的活动,更新老师的教学理念,学习利用现代技术,努力进步老师专业才能。
1、开展校际间的学习与交流活动 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信息沟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创造条件,利用外出听课等途径,在课堂教学、复习方法等方面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2、认真组织好老师和学生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如优质课竞赛、说课竞赛、撰写论文、外出听课、培训进修等。通过各种活动的参与,让老师的专业才能得以大幅进步。
七、加强校园文体活动,配合校办公室、政教处、校团委做好各级各类活动的宣传工作,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读书活动、普通话推广周”活动等,努力做到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工作亲密联络。同时要落实好体艺活动,指导学生开展体艺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
八、加强对图书馆、电教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书画室等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各项教学秩序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