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加强课堂教学安全管理,提高教师教学管理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患能力,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稳定,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一、室内课堂教学
1、树立“学生安全 人人有责”的观念,班主任、任课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严格课堂教学管理,确保课堂教学安全。上课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严禁学生在课堂上随意离开座位、追逐打闹等,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任课教师要严格遵守课堂时间和工作纪律,按时到达工作岗位或进教室上课(含分担的自习课、教师发展中心临时调换的课时),不得迟到、早退、外出;上课时间不准接打电话;不得自行提前或滞后上课、下课;坚决杜绝缺岗、漏人和随便缺课、调课等现象。如情况特殊,确需调课的,必须教师发展中心批准。
3、任课教师上课前必须清点学生人数,认真核对学生出勤,若发现学生无故缺席或有异常情况,应立即询问、查明原因,并及时和班主任取得联系,报告学校。
4、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身体状态,发现学生情绪不稳定或身体状况不好时,应主动询问情况,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处置。
5、上课期间,教师不准将学生拒之门外或滞留在办公室内,更不得要求学生中途离开教室或回家。
6、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动向,制止学生之间发生口角、斗殴打架等严重干扰正常课堂教学秩序事件或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7、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避免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杜绝由于教育不当而导致学生出现的安全问题。
8、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守岗位,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中途不离开教室,不发生课内意外伤害事件。因离岗而引发的学生安全事故,任课教师要负全部责任。
9、上课期间,学生因特殊情况需离开课堂,任课教师要严格核实后方可批准,课后要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10、下课铃响后一分钟内结束上课,以免拖堂影响学生上厕所、活动和做好下节课准备工作。因拖堂造成学生争抢上厕所而发生安全事故的,教师负全部责任。
11、调课必须通过教师发展中心,由于私自调课造成空堂而致安全事故的,调课双方要负全部责任。
12、实验课教师及实验员要切实上好实验课,保证实验课的安全。
(1)上课教师要严格按教材要求做好实验准备,对所用药品、器材要在课前检查并进行预做,确保药品器材安全有效,不得让过期变质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药品进入课堂。
(2)上课教师要认真组织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必须做到:课前,教师对实验过程能熟练操作;对存在一定安全问题的实验,教师上课时一定先讲实验要点,强调注意事项、处理安全事故的必要知识,并对重要操作进行必要的演示,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指导和全面监控,确保学生安全。
(3)所有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实验步骤进行。
13、到专用教室上课(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音乐室等)时,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组织工作。
二、室外课堂教学
(一)体育课
1、上课铃响前,体育教师必须在上课场地等待学生到来,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和特异体质学生。
3、对于因身体原因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教师要安排其在教学场地休息、旁观,并给予关注,不可放任不管;如遇特殊病因不能到上课场地的,班主任必须做好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出现学生脱管的现象。
4、学生发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 ,教师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迅速通知班主任和校医。
(2)如果学生病(伤)情较为严重,要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3)班主任要及时将学生病(伤)情通知到学生家长。
(4)体育教师事后及时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并上交学校,学校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情况调查和性质认定。
5、教学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保证学生在准备、学习、练习等环节均队列整齐、安全有序,不得出现学生散乱、教师离场等严重违纪行为及安全问题。
6、体育组教师要定时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总务处,总务处要及时维修或更新。
7、对不及时到岗以及提早下课、放纵管理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任课教师负全部责任。
(二)其他室外课
教师必须于上课前一天填写室外教学课申请表,经教师发展中心批准后方可上室外课,并必须认真组织教学确保学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