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车中心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及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
一、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艺术教育特色发展,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艺术教育品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教育质量。
具体目标
在艺术课程设置方面,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艺术课程体系,确保艺术课程的开足开齐,丰富艺术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在艺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培养一支专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教师队伍,为艺术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艺术活动开展方面,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如校园艺术节、艺术社团活动、艺术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营造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
在艺术教育成果方面,力争在各级各类艺术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培养一批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提高学校的艺术教育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内容
艺术课程建设
优化艺术课程设置。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艺术校本课程,如书法、舞蹈、戏剧、手工制作等,丰富学生的艺术学习内容。
创新艺术教学方法。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艺术教学质量。
加强艺术课程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艺术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艺术教师培训。定期组织艺术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如专业技能培训、教学方法培训、课程改革培训等,不断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鼓励艺术教师进修。支持艺术教师参加高学历进修和专业进修,提高艺术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
引进优秀艺术人才。通过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优秀的艺术人才加入学校艺术教师队伍,充实艺术师资力量。
建立艺术教师激励机制。对在艺术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艺术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艺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艺术活动开展
举办校园艺术节。每年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活动内容包括文艺演出、艺术作品展览、艺术讲座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组织艺术社团活动。成立书法、绘画、舞蹈、合唱、戏剧等艺术社团,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特长。
开展艺术比赛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如音乐比赛、美术比赛、舞蹈比赛等,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竞争意识。
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如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展览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营造艺术氛围。在校园内设置艺术宣传栏、艺术雕塑、艺术壁画等,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名家的作品,营造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
开展艺术主题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开展艺术主题活动,如 “五一” 劳动节书画比赛、“六一” 儿童节文艺汇演、“十一” 国庆节歌唱比赛等,增强学生的艺术情感和爱国情怀。
加强艺术宣传教育。通过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等媒体,宣传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提高师生和家长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三、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
测评目的
全面了解学生的艺术素质发展状况,为学生的艺术学习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艺术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为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推动学校艺术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测评原则
全面性原则。测评内容涵盖学生艺术课程学习、艺术实践活动、艺术特长发展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艺术素质。
客观性原则。测评标准明确,测评方法科学,测评过程公正,确保测评结果的客观真实。
发展性原则。关注学生的艺术学习过程和发展潜力,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艺术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学习和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艺术素养。
激励性原则。通过测评,发现学生的艺术特长和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全面发展。
测评内容和指标
艺术课程学习(30 分)
课堂表现(10 分):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等。
作业完成情况(10 分):根据学生完成艺术作业的质量、数量和及时性进行评价。
学业成绩(10 分):以学生艺术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进行评价。
艺术实践活动(30 分)
参与度(10 分):记录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艺术实践活动的次数和表现,如校园艺术节、艺术社团活动、艺术比赛等。
表现水平(10 分):根据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表演技巧、作品质量等进行评价。
获奖情况(10 分):对学生在各级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得的奖项进行加分,国家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