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宿城区耿车中心小学
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教师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教师素质能力为核心,以创新培训方式为抓手,通过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培训,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担当、专业素养创新精神,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培训目标
1、思想政治素质目标: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2、专业能力提升目标: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增强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提升教师的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
4、综合素质提升目标: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职业幸福感。
三、培训对象
全校所有在职教师,包括专任教师、教辅人员管理人员。
四、培训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法律法规等。
2、学科专业知识:涵盖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前沿理论知识教学重难点解析等。
3、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心理辅导、班级管理等。
4、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线教学平台使用、教育大数据分析等。
5、教育教学研究:包括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反思、教育叙事、行动研究等。
6、创新能力培养:涉及创新思维训练、跨学科教学、STEAM教育、项目式学习等。
7、综合素质提升:包括心理健康、艺术鉴赏、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培训。
五、培训方式
1、线上线下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开展线上课程学习;同时组织面对面的线下培训,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2、理论实践并重:注重理论学习实践应用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教学观摩、实战演练等方式,提高培训实效性。
3、个性化定制培训:根据不同教师的专业背景、教龄、发展需求等,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课程菜单,实现精准培训。
4、集中培训校本研修相结合:统筹安排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同时鼓励教师利用校本资源开展自主研修。
5、名师引领: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示范课,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6、小组研讨:组织教师分组开展主题研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互动学习。
7、远程直播:利用网络直播技术,邀请外地专家开展远程培训,扩大优质培训资源覆盖面。
六、培训安排
1、寒、暑假集中培训:每年寒暑假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内容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等。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组织优秀教师开展示范课教学。同时安排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网络研修项目。
2、学期初专项培训:开展新学期教学工作动员培训,解读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重点。组织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帮助其尽快适应教学工作。
3、学期中常态化培训:每两周安排一次校本教研活动,围绕教学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每周组织一次线上微课学习,内容涉及教育教学热点话题。定期通知教师参加市区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
4、学年末总结提升:组织教师进行学年培训心得交流,展示培训成果。开展教师培训需求调研,为下一学年培训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培训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评估。
2、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管理制度,将培训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与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
3、经费保障:学校每年按照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的5%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确保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4、时间保障: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既不影响正常教学,又确保教师有充足的培训学习时间。寒暑假优先安排教师培训活动。
5、平台保障:搭建学校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实现培训的信息化管理全程跟踪。同时引进优质在线学习平台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
6、师资保障:建立校内外结合的培训师资库,聘请高校专家、教研员优秀一线教师担任培训讲师。培养校内培训专家团队,发挥其在日常培训中的作用。
八、评估反馈
1、过程性评估:对每次培训活动进行及时评估,包括参训率、学习态度、培训效果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策略。2、总结性评估:学年末对全年培训工作进行系统评估,包括培训目标达成度、教师满意度、实际应用效果等。
3、跟踪评估:通过课堂观察、教学反思、学生评价等方式,跟踪评估培训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实际影响。
4、成果展示: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成果展示活动,如优质课展示、教学设计评比、教育叙事比赛等,展示培训效果。
5、反馈改进:建立培训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收集教师对培训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培训方案。
通过本培训方案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持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我们将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完善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取得实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