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宿城区项里中心小学秋季学期劳动教育计划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时间: 2024-10-13 18:38

宿迁市宿城区项里中心小学小学秋季学期劳动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指导,贯彻落实劳动教育的方针,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劳动教育目标

1. 劳动意识培养: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2. 实践能力提升:通过不同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责任意识增强:在劳动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责任担当,尊重劳动成果,关心集体和他人。

4. 合作精神养成:通过团队劳动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实施原则

1. 全员参与: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劳动教育,做到全员覆盖,全面发展。

2. 动手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动手实践,鼓励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

3. 循序渐进: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分阶段、分层次设计劳动教育内容。

4. 寓教于乐:结合学生兴趣,设计丰富多彩的劳动项目,使劳动教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四、具体安排

一年级

个人卫生劳动:学习整理书包、清洁课桌、打扫卫生等每周一次(周五)通过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基本的自理能力,初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二年级

班级清洁劳动:教室清扫、整理物品、绿植养护每周一次(周五)通过班级劳动,让学生参与集体劳动,培养合作意识和责任心,懂得爱护公共环境。 |

三年级

校园环保劳动:校园垃圾清理、分类垃圾处理 每月一次(第一周周四)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学会垃圾分类,培养环保意识和公共责任感。

四年级

种植体验:在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种植简单植物(蔬菜或花草)每月一次(第二周周三)通过参与植物的种植和养护,增强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培养耐心和责任感。 |

五年级

社区服务劳动:参与社区清洁、绿化养护等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两次(10月、12月)让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区,通过实践劳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心和奉献精神。 |

六年级

家务劳动:定期完成家庭内的家务劳动,如整理房间、洗碗等,并写劳动日记每月一次(与家长协作)让学生通过参与家庭劳动,培养独立性和生活技能,增强家庭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活动形式

1. 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讲解劳动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组织学生在校内外进行劳动实践,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2. 日常劳动与集中活动结合: 通过每周的常规劳动与定期组织的大型劳动实践活动,丰富劳动教育形式。

3. 校内劳动与家庭劳动结合: 在学校劳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家里积极参与家庭劳动,养成自觉劳动的好习惯。

六、考核与评价

1. 过程性评价:每学期教师对学生的劳动参与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估,重点关注学生的劳动态度、参与度和实际表现。

2. 成果性评价:通过劳动成果展示、评比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劳动技能和效果,评选“劳动小标兵”、“优秀劳动团队”等。

3. 家校联动评价: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家长定期反馈学生在家庭劳动中的表现,作为期末劳动教育考核的一部分。

七、保障措施

1. 师资力量保障:组织劳动教育相关培训,提升教师劳动教育专业水平;安排班主任、科任教师负责具体劳动教育工作。

2. 场地与物资保障:学校提供必要的劳动实践场地(如校内绿化带、劳动实践基地等)和劳动工具,确保学生的实践条件。

3. 安全保障:在劳动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安全教育,防范意外情况的发生,确保劳动教育安全有序进行。

八、预期效果

通过一学期的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行动上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在生活中养成自立自强的习惯,并在集体劳动中增强团队合作和责任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