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宿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政策解读 | ||
索引号 | 321302000/2023-00013 | 分类 | 政策解读 其他 其他 |
发布机构 | 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
文号 | 关键词 | ||
文件下载 | |||
时效 |
问:宿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到2025年末,建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更加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6平方米。体育社会组织体系覆盖城乡,全区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6人。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4%,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93.8%。体育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市场规范有序,获得省、市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个以上。
问:宿城区提供了哪些公共体育服务?
公共体育服务包括加强体育设施建管护、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到2025年末,新建、更新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不少于200套,新建或改扩建各类体育公园(广场)不少于18个。完善覆盖城乡的骑行道、健身步道、水上赛道体系,新增骑行道、健身步道不少于90公里,规划洪泽湖“醉美湖湾”等水上赛道不少于10公里。新增区级体育协会3个以上,新增3A级以上协会3个。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2150名,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达5000名。
问:宿城区将举办哪些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实施“1313”行动计划,即利用印象黄河1个景点,通过3年时间,打造1个宿城区户外群众品牌活动,培育广场舞、太极拳、老年门球3个优势群众体育活动项目。在印象黄河举办“观光+”徒步、长跑、自行车、定向等户外体育趣味赛事或家庭趣味运动会。
问:宿城区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有哪些举措?
包括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每年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评价公益服务活动,形成国民体质监控和追踪研究制度,定期公布体质监测结果。每年至少举办5场以上“科学健身、健康生活”科普讲座。
问:体育产业如何发展?
充分挖掘区域资源优势,推动体育与旅游、健康养老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利用区属体育场馆资源,打造体育场馆服务产业链,大力发展健身服务业。重点推进体育健身、体育培训行业发展,积极扶持优势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体育产业基地、运动休闲基地、国家体育服务综合体。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培育大众体育消费观念,鼓励企业开发智慧健身房、线上线下融合体验馆等消费新模式,拓宽消费空间。配合夜间经济市场的开发,推广街头篮球、轮滑、荧光夜跑等体育活动,拉长消费链,带动群众消费升级。
问:什么是全面建设融合发展新格局?
构建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新格局包括,深化体教融合、促进体卫融合、深化体旅融合。到2025年,青少年体育参与意识普遍增强,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儿童青少年肥胖率、近视率得到有效控制;建设区运动促进健康中心(运动康复中心)1个、镇(街道)运动促进健康站2个、行政村(社区)运动促进健康点3个。将古黄河生态体育公园、洪泽湖、蔡集、王官集沿途等自然、人文资源进行特色结合,策划宿城旅游特色精品线路,打造户外体育赛事活动出发地和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