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宿迁市宿城区洋北街道“三槐巷”,目光所及一片清新和谐:斑驳的地面修补了,脏乱的垃圾清除了;完善了给排水管网、整治了私拉乱接的“飞线”……午后,在周边锻炼身体的居民陈女士对于这些变化感慨颇深:“‘脏乱差’的角落不见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一天更比一天好。”这是洋北街道推进街巷整治、提升居民幸福感的一个缩影。
在静谧安宁的“三槐巷”,数十块色彩明快、内容丰富的公益宣传展板不时吸引路过的居民驻足欣赏。市民文明公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模范和志愿服务活动等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展画,成为装点街巷的一道靓丽风景。
破茧成蝶,改善人居环境。2021年,洋北街道在聚焦城市管理“新颜值”首季行动中,实施了街巷整治提升示范工程,对槐东巷、槐中巷、槐西巷3条街巷上的私搭乱建、地桩石墩、乱堆乱放等进行了清理、拆除,使“脏乱差”的现象得到了较大改观,利用拆违空间、金角银边等谋划休闲场地建设,绿化面积不断增多。
这些昔日破旧的小街巷如今大变样,路面平坦整洁,小区围墙、栏杆粉刷一新,行道树进行了修剪,树池铺设彩色石子进行了美化,小广场上的健身器材、休闲椅都换成了新的。“现在走出家门,我们的心情都跟着好了,生活也更舒心了!”提起街巷最近发生的大变化,“三槐巷”居民王先生感到非常高兴。经过提升改造,“三槐巷”呈现出“背街”不乱、“小巷”更美的全新面貌。
据了解,“三槐巷”属于老旧街巷,街道两侧坐落的多是建成二三十年的生活小区,这些街巷也是居民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街巷面貌变得陈旧落后,围墙、路面、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老化破损,环境杂乱,占道经营现象突出。
“通过道路改造、拆除违章搭盖、管线迁改收集、沿街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一系列整治举措,使街巷从‘脏、乱、差’变成‘净、畅、美’,路面整洁、环境优美。”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洋北街道将继续针对地下管网老化、机械化清扫困难等疑难杂症,进一步推进背街小巷治理工作,及时解决路面破损、坑洼不平、井盖缺失、污水满溢、道路无照明等问题,以便更好地满足居民就近生活休闲的需求,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精雕细琢,绣出文化景观。2021年9月,洋北街道开始对“三槐巷”进行“美颜”改造提升和特色街区打造。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充分挖掘区域文化特色和现有资源,打造形成示范街巷,完善区域公共功能,提升文化内涵。截至目前,“三槐巷”改造提升项目已基本完工,见证和记录着城市的更新与变迁。
市民李先生是“三槐巷”的老住户,说起如今“三槐巷”的变化也有同样的感受。他高兴地说:“过去的“三槐巷”,路上垃圾乱堆、路灯老旧不亮。现在马路宽了,路好走了,三槐巷更美了!”
背街小巷整治不止改善了硬件设施,更提升了文化内涵。“三槐巷”立面墙上,宣传社会公德、传统美德、清正廉洁等内容,以水墨画、卡通画等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这条阡陌陋巷在精心打造下,变得更加和谐美观、充满文化韵味。
共商共享,提升幸福指数。走进“三槐巷”,道路笔直平整,车辆停放井然有序,空中线路整齐美观,墙面“创文明城市,建和谐社区”公益宣传栏设计新颖,清新脱俗。洋北街道纪工委书记倪鹏介绍,实现街巷“亮化、硬化、美化、绿化”的同时,还将两旁闲置场地、居民房前屋后空闲地带建设成为休闲亭廊、文化景观,让群众成为文明创建真正的受益者。
越是小街巷越是紧贴民生民意。街巷作为城市的“里子”,传承延续着城市记忆,在改造提升过程中,洋北街道实现居民讨论、方案制定、实施落地“三步走”,让街巷改造服务周边居民,让居民“唱主角”,体现民意、汇聚民力。
据悉,社区的工作人员多方听取收集居民意见、与施工单位进行商议、对小区进出口路面高度实地测量和调整,制定可行性方案,以居民满意为最终目标,并引导临街商户自觉做好“门前三包”工作,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管理中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街巷展现出了新样貌,彰显出城市建设发展与文化内涵,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油然而生。
根据居民的意见,洋北街道采取以艺术化改造为主、工程性措施为辅的整治措施,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功能品质,形成一批网红打卡点,让街巷在改善交通出行体验的同时,也成为彰显城市品质的流动窗口。
居民利益无小事,真心为民解民忧。街巷记载着城市的历史,也承载着市民家门口的幸福,洋北街道将继续加大街巷整治工作,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让更多的街巷焕发新颜值,不断提升居民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