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扬小学坐落于宿城区东南角,学校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36人。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学业优良、个性鲜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我们将学校美育工作放在关系教育全局发展的高度,坚持“以美丽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方针,积极推进美育改革,探讨新形势下践行教育立美,将美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的新途径、新方法,以艺术课堂教学为牵动,形成课堂·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学校美育体系,做到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特长,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使美育工作成为学校的特色之一。
在艺术教育教学改革中,我校以加强艺术学科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本课程和活动小组为主阵地,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功能齐全的办学条件为保障,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改善艺术教育的装备和设施,提升校园环境艺术化的层次和品味,积极开展艺术学科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促进了艺术教育特色的不断彰显,形成了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以及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
一、正确认识美育内涵,准确把握美育工作方向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是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情感、使学生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的教育。美育是以美化育人生,其立足在“美”,路径在“育”,目标在“人生”。美育贯穿于我们教育工作的始终。
我们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发展,确立了“面向全体,学生人人接受美育,个个具备美育素养”的美育目标。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美育学科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以学校校本课程和艺术教育活动为主要载体,高度重视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将美育工作的普及性和提高性结合起来,既注重全体学生整体美育素养的提高,又努力开发学生个体美育发展的潜力,倾力打造高水平的学校艺术团队。同时不断改善学校艺术教育的装备和设施,提升校园环境艺术化的层次和品味,从而提升学生的素养,彰显学校美育工作特色。
二、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培养美育优质师资
1.广泛宣传美育理论,关注学校教师美育观念的转变。我们围绕美育专题,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开设美育论坛,美育沙龙。改变教师对美育的认知普遍存在的笼统、模糊的倾向。明确美育与德智体的关系,明确只有全体教师的全员参与才能推动美育的发展。引导师生发掘自身美育潜质,并以此为辐射,丰富学校内涵,提升教育质量。
2.改进学科研训工作,关注课堂教学实际能力的增强。树立以学科教师为研训活动主体的意识,改革研训活动时“一言堂”的方式;开展推门评优活动;探索学科组建设的常规评比机制,将教师个体成长与学科团队发展融为一体,为学校美育的高质量提供了保证。
3.引进业界名家课程,关注专业基本功的深入培训与成长。搭建教师直接与大师对话的平台。我们尤其关注艺术教师对美育的施教水平,名家指导下的实际操作学习,有效地提升了我校艺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
4.开启高规格培训之旅,关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提升。我们扩大教师专业培训的范围,注重学科美育的培养,突出专家学者的理论引领、突出对课堂教学的学理追踪、突出通识与重点的互补。大师们丰厚的文化底蕴、对艺术教育的独到见解,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的专业学习热情。
为了将培训内化为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学校先后确立了一系列教学研究主题,进行行为跟进指导。比如“积极情感+成功体验=高效课堂”的精致化研究、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科教学模式构建等,通过校本研修和教研培训,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实践,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
5.成立教师艺术团体,关注艺术教育社会影响力。我校始终坚持艺术教师团队的系统训练,使教师的专业基本功、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教育教学能力大幅提高。艺术教师多次参加大型社会活动,在区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彰显了我校艺术教师的专业实力。
三、创新美育研究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抓好两个关键 ,丰富美育教育内涵。一是打造魅力课堂,注重学科渗透。我们提倡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审美教育因素,通过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形式创新、过程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美的鉴赏和美的创造能力。教师们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述情境,诗意语文更动人;用生活场景、建筑图形导入让学生感悟线条美;练习时让学生动手绘制图形实践美,生态数学激趣乐智;从实验构思、装置、方法等方面寻找科学美,从物质内部构成研究,探索奇异美,情智理化深刻智慧……各学科努力探索,各美其美,充分发挥了审美教育独特的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育功能。二是开发校本课程,延展美育触角。让学生知恩于心,施恩于行。让学生们讲感恩故事,写感恩家训,秀感恩照片,拍感恩视频,议感恩方案。一系列的活动旨在全面推进学校整体课程的设计研究,提升课程建设的内涵发展水平。
2. 注重课题引领,催化学校艺术教学特色。从2020年至今,我校承接省级规划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区级课题近8项。各级科研课题的研究,极大地推进了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的发展。
四、丰富美育载体,彰显学生的艺术特长
为推动美育的有效发展,强化学校艺术教育品牌,我们积极寻求美育工作的着力点,以点带面,逐步提升学校整体美育工作品位。
我们倡导艺术教育走出课堂,营造学校艺术氛围。我校举办“每周一曲”、“每月一画”艺术欣赏活动,开展班班有歌声、学生美术作品上橱窗展演评比活动,成功举办了艺术节,通过开展丰富的学生艺术活动,达到艺术熏陶,实现文化育人。
我们提倡德美融合共进,凸显素质教育实效。学校通过鲜明的主题系列教育,借助朗诵、演讲、合唱、课本剧等艺术方式,结合升旗、表彰等仪式活动,采用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愉快并充满审美情趣的氛围中,潜移默化提升综合素养。
五、实施校园美化工程,完善美育环境建设
一是加强环境建设,营造美育教育环境。环境建设不仅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而且也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十分重视通过美化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近几年,学校进行了校园新的规划,漂亮的校园让人赏心悦目,别具一格的校园墙绘,一尘不染的校园大道,曲径通幽的花园回廊,芬芳四溢的花卉草木,充满童真、童趣的美术作品橱窗,小巧高雅的美术作品展室,无一不折射出校园浓郁的艺术氛围。这些由全校师生共同营造的艺术氛围,使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都赋有一种环境陶冶的功能。
二是重视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形成了“争创一流育人环境,打造艺术教育品牌”的积极氛围;以“校园墙壁文化建设的研究”为引领,对校园环境进行全方位整体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注重美育的渗透,让环境建设与艺术教育的和谐统一,突出学校文化底蕴的呈现和环境风格的个性化表达,努力创建集时代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校园环境。其次,在环境的管理中我们也注重美育的植入,让环境美与心灵美和谐统一,使得环境与语言和行为相得益彰。上善若水,大象无形,校园环境建设达到了我们“构建文化、拓展内涵、提升品位”的目的,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
“以美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我们已经取得初步的成功,目前,学校基本形成了优化的校园环境、生动活泼的魅力课堂、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及和谐融洽的学校文化。我们深知,在美育领域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大美育的理念,推动我校美育工作不断实现新跨越和新发展,为打造美育强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