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大民生。农村改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关乎农民生活品质和乡村文明进步。近日,为解决陈集镇辖区内“公共厕所有异味,环境也不好”“缺少冲水设施,村民如厕不方便”问题。陈集镇通过“民事民议、民事民决”,让改厕工作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贴近群众需求,真正让“方便”之事更方便、更舒心。政协委员、镇人居办、村干部、村民代表、技术专家20人等参加了会议。
村内公厕一般辐射整个村庄。因周边流动人口多,加上管理责任不明,存在小、乱、脏等问题,难以满足村民日常如厕需求,周边村民意见较大。建成之后粪污清掏、设施维修无人负责,有的最终沦为“摆设”,为此,在陈集镇“陈心陈议”协商议事会上,大家以“协商议事助改厕 让“方便”更方便”为议题展开了讨论。
大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协商议事会”很快达成了共识:一是 广开言路“听民意”,通过召开“院落会”“村头会”,干部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摸清村民真实需求。发放调查问卷,建立“改厕需求清单”,分类制定方案。 二是 集中民智“定方案”,邀请村民代表、技术专家、共同商议,确定适合本村的改厕模式(如三格化粪池、生物降解厕所等)。三是阳光操作“聚民心” 公示改厕政策、施工方选择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四是长效管护“保成效”协商制定《厕所管护公约》,明确清掏、维修责任,探索“有偿服务+公益岗位”管护模式。 建立“数字化管护平台”,村民可通过手机APP报修、预约清掏服务 。
随着全镇15个村(社区)调整厕所布局、更换设施、改造墙面地面、改造污水管道、公厕焕然一新,干净整洁开门“迎客”,舒适度大大提高了,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使用率更提高至95%以上。
接下来,陈集镇将持续依托辖区议事平台,聚焦民生热点,努力发挥好基层议事协商的推动作用,坚持议难事、出真招、求实效,推动解决辖区居民关心的一系列民生问题,让“方便”之事真正方便到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