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古城街道的府前市集、宝龙二十四街等网红商圈灯火通明,烧烤架上滋滋作响的肉串、火锅里翻滚的红油、大排档里此起彼伏的碰杯声,勾勒出一幅活色生香的市井画卷。
在这诱人的“烟火气”背后,一场守护餐饮安全的“隐形战役”正在打响——古城街道创新推出“强检查、促整改、推新措”组合拳,以“绣花功夫”开展餐饮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让网红商圈的“流量”与“安全”并驾齐驱。
“油烟管道堆积的油污就像‘定时炸弹’,必须及时清除。”近日,街道生态环境和建设办联合各社区、街区对辖区餐饮场所展开“扫街式”排查,工作人员深入后厨一线,从灶台下的油渍到排烟管道的拐角,从灭火器的压力表到燃气阀门的密封性,仔细排查、逐一登记。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街道坚决“零容忍”,对存在油烟管道油污严重、灭火器缺失或失效等问题的商户,明确整改内容、标准和时限,对发现的32处“病灶”现场开出“诊断书”,同时,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安排专人负责跟踪回访,确保隐患整改到位、不反弹。一家被亮“黄牌”的龙虾馆老板王女士坦言:“整改后我们后厨焕然一新,客人都说用餐环境更舒适了。”
“以前总忘记清洗记录,现在手机点一点就行!”某酒楼主管吴先生展示的“口袋洗”小程序,正是街道推广的智慧监管新利器。街道积极响应上级部署,针对油烟净化设施清洗维护不及时、不规范这一痛点,大力推广油烟净化器“口袋洗”服务,智能提醒、电子台账、在线报修等功能让油烟净化器维护变得简单高效。通过强化“一对一”注册指导,有效破解商户操作难题,引导商户主动拥抱智慧监管新模式。截至目前,辖区已有300余家餐饮商户完成“口袋洗”注册,智慧监管与便民服务新模式初显成效,为建立油烟治理长效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古城街道将持续深化餐饮场所安全专项整治,以“绣花功夫”织密安全防护网,用“智慧大脑”赋能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餐饮场所安全水平与精细化管理能力,努力打造更加洁净、宜居的城市环境,让“舌尖上的古城”成为安全与美味并存的“金字招牌”。
签发人:冒含笑
审核人:王 涵
拟稿人:王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