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5日是第3个世界预防溺水日。在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溺水死亡人数的56.04%。而据《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2010年至2015年,溺水已经成为0-19岁青少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正值暑期,为切实保护居民生命安全,远离溺水风险。耿车镇召开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推进会,进行各项工作部署。
在会上,分管未成年人保护的仲倩秋副镇长对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各项任务进行拆解,陈书记对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各村居(社区):履行属地管理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村居(社区)要对辖区各类水域进行全面摸排,排查整改水域安全隐患;加强重点水域的防护设施建设;安排工作人员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组织巡逻防范,暑假期间每天至少巡逻一次;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微信等各种形式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要重点关注辖区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及时处理和报告预防溺水工作的重大和疑难问题。
二、民生事务局:牵头负责未成年人溺水防范工作,统筹协调各村居(社区)和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健全机制,确保青少年溺水防范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学校:各学校负责落实在校生防溺水宣教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抓紧抓实各项溺水防范措施。中小学、幼儿园成立预防未成年人溺水领导小组,落实教师宣传教育责任,将预防未成年人溺水纳入安全教育课程;紧盯关键时间点、关键防控措施、重点群体,严防溺水事故发生;通过发放《致家长一封信》以及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短视频、情景剧等家长、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深入开展防溺水“六不”宣传。督促、提醒家长(监护人)做好放学后、节假日期间学生的安全工作,进一步压实家长(监护人)的管理责任。
四、派出所:配合做好校园防溺水宣传教育。加强对涉水单位防溺水工作的人防、物防、技防指导;协助相关单位做好救援工作;做好涉水案事件的调查取证、现场秩序维护等工作。
五、农村工作局:加强水域巡防,劝返辖区内违规垂钓群众,消除溺水安全风险。依法划定泵站、涵、闸等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警戒区,设置安全隔离带、防护栏、警示牌等设施,劝离无关人员。利用视频等信息化设备,最大限度消除监管防护“盲区”, 有效预警、防范、处置涉水案件、事故。
六、生态环境和建设局:对管护的公园广场涉及的水域,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投入,配备足够的安全巡查人员和救生员,消除溺水安全隐患。
七、卫健中心:定期组织溺水救治培训,提高卫生专业应急救援人员应急救护能力;组织做好溺水人员救治工作,确保溺水人员第一时间得到抢救。
八、党群工作局(妇联):依托社区家长学校、儿童之家、妇女之家等服务阵地,面向广大家庭和儿童,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其监护人,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溺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九、党群工作局(团委):在周末、节假日以及溺水多发期的暑假期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实践活动,特别是以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单亲家庭为重点对象,有针对性开展防溺水自护教育。
同时向全镇印发《耿车镇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职责》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分工,全力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