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区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紧紧围绕省市粮食单产提升工作精神要求,以粮食绿色高质高效丰产片建设和新型经营主体单产提升行动项目为抓手,精准管理,强化落实,创新工作机制和服务推广方式,全力推进压减直播稻推广机插秧工作,在全年多次遇到灾害性天气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较好的成绩,高质量完成全区粮油生产工作任务,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形象和水平。2024年全区粮食种植总面积78.69万亩,总产量36.33万吨,面积、总产均超上年;全区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共11个丰产方入围市“宿有千香”杯高产竞赛典型;4个丰产方参加省高产竞赛达标,其中埠子镇破圩村、屠园镇中楼村丰产片分以亩产846.1公斤、806.5公斤位列苏北第一和第三;大豆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取得全省第一的成绩。
一、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瞄准提升工作效能,建立“高位统筹+政策集成”工作推进机制,做到真高效、真务实、真实效。高位统筹推进,由区农业分管领导、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督导丰产片建设工作,局内业务站所及镇街农口负责人协同推进,确保项目有序实施;整合项目资源,围绕“五良”融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并大田”、农机犁耕深翻、植保病虫草防控、赤霉病“一喷三防”、耕保化肥减量及新型经营主体能力提升等项目整合推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建设效能;打造示范样板,组织开展小面积高产攻关、丰产片建设和大面积示范推广相结合的示范创建与竞赛活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物化激励机制。瞄准提升资金使用效能,推行“过程补助+绩效奖励”政策,做到资金使用规范、高效、精准。通过技术环节补贴、物化产品补贴及“先建后补”与绩效奖励结合,抓好关键技术落实与新型产品应用增效;遴选实施主体,采取“自愿申报+初审推荐+综合评价”方式,多维度综合考评,按照得分情况遴选典型示范主体,明确职责,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强化绩效考核,实行“先建后补、绩效考核”方式,执行明确、公正的考核方案,引入竞争机制;明确奖补标准,在生产中后期开展现场评价考核,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激发种植主体积极性与内生动力,确保项目建设成效。
三、创新关键技术落实。瞄准提升播种质量,推行“七统一”技术模式,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小麦丰产片建设以秋播为重点,严格落实“七统一”措施:统一品种,推广主推品种并实施补贴;统一药剂拌种,采购发放拌种剂确保拌种质量;统一犁耕深翻,整合犁耕深翻项目并补贴;统一机条播,控制播种量和深度;统一导航开沟,高标准配套内外“三沟”;统一镇压,播后实施二次镇压提高效果;统一封闭除草,采购封闭除草剂实施土壤封闭除草。单产提升项目上推广药剂拌种、导航条播、导航开沟和封闭除草技术;水稻丰产片则统一采购拌种剂、基质和硅肥,抓好药剂拌种育壮秧,落实技术传播与监管,全面推动粮食丰产目标实现。
四、创新服务指导方式。瞄准提升服务指导覆盖率,采用“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普通农户”技术推广方式,做到全链条、全过程、全覆盖。组织订单生产,推动农业企业与种植主体签订小麦订单,建设种源基地,提供技术跟踪服务,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分区分片指导,成立技术指导组挂钩丰产片,由区镇技术人员全程负责技术指导打造每个丰产片100亩以上高产攻关田;科学精准服务,结合优质品种推广、新型药剂推广与技术培训,在关键农时邀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和田间诊断,组织种植户学习交流,提升指导精准性与推广有效性,更好地引领带动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实现粮食生产水平全面提升。
下一步,我区将紧盯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以粮食绿色高产高效丰产片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单产提升行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项目为抓手,积极试验示范育秧、施肥、除草等方面新技术,全方位部署落实粮食安全生产工作,夯实粮食丰产丰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