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区政府: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洋北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执行中央和省、市、区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法治建设,坚守社会稳定底线,用法治力量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全面梳理基层事项,推进权责清单试点。洋北街道聚焦试点工作总体要求,成立洋北街道推进权责清单试点工作专班。其间,召开专题推进会4次、业务培训会议3次、讨论会7次。权责清单经过5次修改,完成“三上三下”意见征求,由省试点工作指导组审核把关后,形成洋北街道基本权责、配合权责、收回事项“三张清单”定稿。基本权责事项127项、配合权责事项80项、建议收回事项59项。在全国乡镇履职清单培训会上,省委编办介绍江苏情况,洋北街道经验做法作为全市唯一在全国推广。
(二)坚持合法性审查制度,依法履行行政职责。政府合同和出具的证明,均由业务部门会同司法所、法律顾问单位进行合法性审查。2024年共审核各类合同协议、证明事项18件,提出法律修改建议8条,保证了政府合同的合规管理和证明文件的依法出具。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学法用法,多次会办农房搬迁、土地征收等易涉法涉诉事项,启动58户农房搬迁,实施友爱、下口、七里等村800余亩土地征收,均平稳推进,未发生实质性的行政争议纠纷。
(三)提升基层执法工作水平,凝聚多元共治合力。扎实筑牢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持续提高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和场所的安全检查频率。今年以来,开展安全排查整治85次,入户走访共计1546次,排查并整改隐患共计785处。开展安全生产学习讲座3次,发放各类宣传册(页)6000多份,带领辖区内中小学1500余名师生开展防地震应急演练2次。执法深入小区,今年以来清整储藏室400余户,对飞线充电问题进行排查整治,现已杜绝飞线充电问题。对小区商铺门头、门面房违建问题进行制止,通过执法改善街区环境。
(四)妥善处理行政争议纠纷,平衡公共和个人利益。2024年结转上一年度行政强制诉讼案件1件,胜诉1件,发生行政再审案件3件,目前正在审理。因洋北街道辖区土地征收和农房搬迁工作发生针对洋北街道办的行政复议案件2件,其中1件化解撤案,1件被驳回复议申请,发生针对区政府的行政复议案件2件,被驳回复议申请。妥善应对履职案件,多次协商上级组织会办,确定行政补偿流程,开启行政补偿程序,避免因程序问题出现复议纠错或行政败诉的情况。
(五)常抓基层社会治理,坚守社会安全底线。整合政法服务资源,依托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及社会治理现代化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快速传递,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网格员积极组织开展平安建设类活动进社区、进校园,提高群众网格知晓率、获得感。截至目前,共开展扫黑除恶、预防电信诈骗、防溺水等各类活动168场次,完成为民办实事积案4件,化解率100%,阳光信访平台办结案件121件次。成功处理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36起,涉及农民工65人,金额51.8万元。常态化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除轻微纠纷即时化解之外,制作调解卷宗32份,维护辖区社会稳定大局。依托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办理残疾人士追讨工资报酬援助案件1件,子女抚养权纠纷法援案件1件。
(六)用好法治宣传阵地,提高法治宣传质效。除常态化的法治宣传活动外,今年组织中小学以班级为单位到宿城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法治研学活动28场次,合计16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法治研学活动。通过展厅讲解加视频教学、模拟实战加趣味游戏、主题活动加图书赠阅带领学生们沉浸体验法治教学,激发持续学习兴趣。同时为增强社会、家庭的未成年保护意识,组织社区干部、家长学习参观6次,合计约300人,组织法治家长会2次,合计600名家长参与。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常态学习的必学内容,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提高基层政府行政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密度,及时更新党员干部的法律知识储备,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治实务能力。
一是坚持党工委书记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党政主要负责人全面部署和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直接组织、指导、督办、检查重大涉法事项,发挥司法所、法律顾问单位法治建设工作的职能作用,统筹推进街道法治建设。
二是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职责。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主任以身作则,带头学法,模范用法,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今年以来,街道党委领导班子主持学法专题工作会议4次,组织党员干部学法活动2次,邀请法律专家和业务骨干举办专题讲座2次。
三是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依法办事不触碰法律红线,不逾越法律底线。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在干部的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等工作中,带头做到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公道不讲情面,无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形发生。
四是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加强对党工委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虚心听取人大、纪检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决策事项,严格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参与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执行,详细咨询区委依法治区办、司法局、法院等专业法律机构意见,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进了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避免了行政决策失误,提高了自身法治建设能力。
五是带头遵守廉洁纪律,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主任带头讲党性、讲规矩、重品行、作表率,认真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2024年6月3日,组织党纪学习教育“万名党员专题轮训”洋北街道培训班,洋北街道120余名街道及村(社区)两级干部参加学习,强化了纪律意识,警示两级党员干部牢守廉洁底线。
三、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行政争议纠纷有新发苗头。目前洋北街道蔡河村部分群众已针对市、区政府提出多起行政复议,要求履行补偿安置职责,受区政府委托,洋北街道办正在开展行政补偿工作,但是基于历史和社会现实原因,补偿的标准、程序多有法律适用上的争议,极容易引发行政复议、诉讼。
二是基层干部法治实务能力仍显薄弱。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群众的法律意识逐渐增高,行政争议纠纷和集体经济组织资源管理处置纠纷逐渐增多,基层党员干部的常用法律学习频次较少,依法履职的法律实务能力相对薄弱,需要改进和提高。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主要安排
一是管控行政争议纠纷案件风险。进一步规范行政补偿程序,规范操作流程,在具体工作中强化风险点排查,梳理程序漏洞,规范流程管理。在平衡公共利益与群众个人利益上,把握政策尺度,积极回应和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做好协调化解工作。对化解不好的,依法推进法律程序,整合争议焦点,避免程序空转增加群众成本,维护群众利益。
二是提高基层干部法治实务能力。在街道层面,强化干部的行政法规培训,重点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加强行政复议、司法审判案例学习,提高行政法律实务能力。在村(社区)层面,强化干部的集体资源管理方面法律培训,重点学习集体经济组织法、土地管理法、民法典,提高合同订立、履行、管理和纠纷处理的能力,完善集体资源合规管理。
三是打造法治宣传教育新模式。用好青少年法治教育馆,协调村居、中小学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实行靶向普法,针对特定身份,开展家长、老师、企业职工、老年人、妇女群体普法活动。加强法治资源的引入,延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力量深入洋北基层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专业性。